当前所在位置: 熊猫体育 > 新闻信息

科技与环保需求“脱钩” 环保总局奉行科技计谋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顾瑞珍、吴晶、付雁南)层出不穷的环境问题需要先进的科技手段来解决,然而环境管理与科学研究的脱节、环保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仍然阻碍着科技与环保的对接,影响着环保工作的开展。

  18日开幕的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环保总局局长说,目前有五个因素制约着环境科技的发展,为此我国要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

科技与环保需求“脱钩”环保总局奉行科技计谋

  说,导致科技与环保需求“脱钩”的五大障碍主要表现为:环境管理、决策与科学研究相互脱节,一些环保决策未经前期研究和充分论证;近几年环保系统科技工作大幅度下滑,重大研究和调查项目较少,基础数据严重缺乏;污染防治技术储备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难以形成产业化,企业污染治理技术水平普遍不高、达标不稳定,核与辐射安全研究水平较低,环境监测和执法的技术支撑不足,监测预警和执法的基础能力薄弱,环保标准体系亟待完善;科技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优秀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偏少,部分科研院所热衷于搞经营,长期不做科研,游离于环保科技主战场之外;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环境科技投入机制,科研基础条件落后。

  “这种状况必须尽快改变。”强调,实施科技兴环保战略,就是要紧紧抓住世界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难得机遇,以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切实加强环境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使我国在世界环境科技中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实施国家环境科技工程,全面提高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的支撑能力;通过发挥环境科技的平台作用,构建最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促进环保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据了解,科技兴环保战略也是我国环保系统为适应历史性转变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环保总局将实施环境科技创新、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和环保技术管理体系建设三大工程,组建环境领域国家实验室和实施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等,尽快突破长期制约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的关键性科技难题。(完)

  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记者白瀛顾瑞珍吴晶晶)2000年,从加拿大留学回国创业的张先生曾意气风发地想办一家全国性的城市污水处理公司,许多地方政府舍不得花成百上千万元建个污水处理厂,而是想要马上投资马上就有经济效益的项目环保科技。于是他转向企业污水处理,却发现很多企业宁愿被罚款,也不愿建污水处理设备。

  “这种现象很畸形,企业根本不担心污染,这在国外是无法理解的,归根结底,是我国的环保法制不健全。”张先生满脸无奈地对记者说。

  据环保总局预测,中国环保产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十一五”期间(2006-2010)可望保持15%至17%的增速,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将达8000亿元至10000亿元左右。然而相关制度的缺失却给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尴尬。

  某些不当的国家经济政策阻碍着环保产业的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原副局长王扬祖举例说,中国二氧化硫排污收费大大低于脱硫设施的建设费与运转费,而且脱硫电厂上网电价又无优惠。因此,许多电厂宁可交排污费,也不上脱硫装置。

  “环保产业的市场规范程度比较低,再加上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在一些地区,形成了优质产品不能上市,而劣质产品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销售却能畅通无阻。”王扬祖说。

  记者从此间召开的全国环保科技大会上获悉,中国环保产业已形成包括环境产品、环境服务、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环境产业体系,为环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保障。国务院新闻办今年6月发表的《中国的环境保护(1996—2005)》白皮书显示,到2004年底,全行业年收入达4572.1亿元,实现利润393.9亿元。

  “环保产品、环境工程缺乏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是中国环保产业存在的一大问题。环保产品只可基本满足目前一般环境污染治理的需要,但关键设备和核心产品的技术水平及可靠性等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说。

  在此前的全国环保产业协会工作会议上,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王心芳坦承,目前国内环保产业标准化、系列化、配套化比较差。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备,缺乏监督管理力度,产业市场亟待规范。

  来自环保总局的数据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总额约达14000亿元,比“十五”期间提高0.1个百分点。国家将实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燃煤电厂脱硫等八大重点环保工程,总投资约3336亿元。这些工程项目的实施,无疑将极大地拉动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

  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说,中国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才能保障环保资金合理利用,相关产业顺利发展。比如,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有利于确保政府环保投入的刚性;环保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完善,能促进民间资本、非政府组织资金不断向环保领域汇集,使市场机制在环境污染治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其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

  此外,专家认为,需要完善的还包括环保法律体系和执法体制,有利于民众广泛参与和监督的环境司法诉讼体制,对各级官员能形成有效约束的环保行政考核体系,以及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统计体系等。

  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表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将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战略、政策及标准体系,为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