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熊猫体育 > 新闻信息 > 行业动态

德创环保2023年年度董事会谋划评述

  2023年,面对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国际政治局势动荡,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等多重挑战,公司在董事会正确领导下,坚定实施“环保+能源”双轮驱动和国际化战略,锚定“双碳”目标,牢牢把握国家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时期,深耕大气治理和危废治理两大主营业务,拓展钠电池新能源业务,形成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42.48万元,剔除公司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产生的2023年年度股份支付费用(税后)2,427.17万元的影响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15.31万元。本报告期公司继续巩固传统大气治理领域竞争优势,创新技术赋能业务发展,海内外市场开拓和新增产能建设并行,发展保持稳健态势;危废处置业务受行业竞争加剧、产线阶段性改造停运等多重因素影响出现亏损,但基于废盐项目技改完成和刚性填埋场投运,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改善;公司布局的新兴产业,钠电池正极材料产线建设即将投产,业务双支柱战略格局初步形成。

  2023年,火电继续发挥能源保供“压舱石”作用,装机容量短期内继续保持增长,火电、钢铁、焦化、水泥行业脱硫脱硝新增及更替装置量市场仍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公司管理层充分把握国家政策机遇,发挥品牌引领和标杆示范作用,从两大三小一省区域逐步向省份为单位进行区域布局,点铺面抢占市场份额,牢牢抓住“重点客户、重点指标、重点人员”三大关键,扎实推进团队间信息及客户资源的互补及共享,以高质量服务增加客户粘性,实现了较好的业绩收入。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烟气治理产品订单的旺盛需求,脱硝催化剂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较去年同比增加23.54%,脱硫设备实现营业收入2.11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8.16%。

德创环保2023年年度董事会谋划评述

  公司基于自身战略规划,结合政策环境、行业发展及客户需求情况,充分发挥公司自主研发和产品制造核心优势,适当调整战略布局和经营方向,实施两个“拓展”和一个“紧缩”。一是拓展废催化剂回收业务,把握脱硝催化剂集中更换机遇。报告期内新疆1万吨/年废催化剂资源化再生利用项目已进入收尾阶段,正在申领危废许可证,广东1万吨/年废催化剂资源化再生利用项目开始建设,预计2024年产生收益。二是拓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制造,截止目前公司已完成年产2000立方米的波纹板式生产线建设,规划打开欧美市场盈利空间。一个紧缩是指紧缩国内回款周期长、垫资成本高的烟气治理工程业务,转向毛利率较高、回款条件较好的印度、东南亚烟气治理市场。

  在海外市场方面,受国际政治、宏观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海外尤其是印度业务开展受限,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但公司仍克服人员调度和技术支持的困难,积极推进海外市场开拓,全力保障海外项目如约履行,新订单陆续增加。报告期内,印度DB脱硫EPC项目建造完成,JK

  Lakshmi脱硫EPC项目的成功投运,两大工程以标杆示范效应助力公司品牌建设,有效提升公司了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印尼伟达贝脱硫EP项目落成,华旭金属脱硫EP、台塑公用湿电EPC、ThaiandMaeMoh#14催化剂更换等大型项目顺利推进,为东南亚市场战略布局打下坚实基础。2024年2月,印度脱硫设备工厂建设完成,在提高生产能力同时显著降低运输成本,提升了产品在印度本土的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危废主体业务进行布局,以加快实现前后端一体化为目标,积极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建立了“收集-存储-资源化利用/填埋”的全产业链布局。

  2023年危废业务收入及利润水平下滑,主要原因一是我国近年来核准危废资质快速增长,行业竞争持续加剧,叠加主要客户医疗行业持续低迷,废盐处置单价下降;二是废盐项目实行检修、技改,产能释放不足,处理量不及预期。截止报告期末,废盐产线万吨废盐渣资源化利用技改项目建设已完成,历史遗留中间盐得到处置,年末产能较年中明显回升。新的湿法产线可实现废盐渣中有机物高效脱除和无机盐分盐处置,在原有两条火法产线的基础上,填补特殊盐处置能力的短缺和空白,有效提升公司危废处置能力,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有利于未来业绩增长。

  公司积极探索产业链延伸和资源整合,全面发挥各环节之间的联动互动优势。2023年4

  月,飞乐环保并购完成,公司新增危废末端的填埋处置能力,与资源化利用互补实现复杂危废的专业化分类治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以抢占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2024年3月。飞乐环保20万方刚性填埋场项目获批危废许可证并投入运营,公司危废处置规模进一步扩大。加上已投运的20万方柔性填埋场,填埋总量共计40万方,年标准填埋量达4万方。

  公司成功开发出适用于钠电池的低成本固相工艺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目前下游客户验证情况进展顺利,已为部分客户提供百公斤级供货,并受客户好评,后续随着产线建成投产将增加销售收入。截止公告披露日,公司千吨级层状氧化物正价材料生产线钠电正极产线调试工作基本完成,正处于投料前的查漏补缺状态,煤基负极小试生产线完成安装,原料及原料的预处理备货工作已完成,产品正在烧结制备。

  报告期内,公司已申请的钠电池专利共计6个,核心专利包含一种锰基三元正极材及制备、一种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及制备、一种高容量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二氧化钛的改性、一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一种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极片及钠离子电池。

  公司深耕环保行业多年,组建了高素质的核心管理团队和优秀的技术骨干队伍,致力于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优化产品性能。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研发费用较去年提升19.89%,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在SCR脱硝技术领域,持续推动技术革新,成功研发出一系列先进产品,包括超低温抗硫催化剂、高温高稳定性催化剂、低硫氧化率高活性催化剂、蜂窝孔径60孔及以上的高孔催化剂以及整体式涂覆催化剂,这些成果显著拓宽了公司SCR脱硝催化剂的业务范围和应用领域;已建成一条年产2000立方米波纹板催化剂生产线,后续可通过改造使产量增加到4000立方米每年。

  在高炉煤气精细脱硫方面,开发了一种新技术,能够一步法催化转化废弃的有机硫为单质硫,目前侧线年底前实现产业化;在钢铁企业尾气中一氧化碳的治理方面,开发了贵金属和非贵金属两类催化剂,预计2024年完成侧线中试。

  在新能源领域,已建成年产3000吨的纳电正极材料生产线,且正致力于建设负极材料生产线。同时,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动力电池阻燃隔热材料,其导热系数与气凝胶毡相近,但成本大幅低于气凝胶毡,预计2024年底完成中试。在氢能领域,与高校合作开发出了高性能的电解水制氢用阴离子交换膜,并正在进行千瓦级单电堆的放大测试。

  十四五时期,“双碳”政策引领大气治理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时代。2023年11月30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进一步释放烟气治理市场空间,要求推进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国80%以上的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重点区域全部实现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基本完成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在能源结构转型时期新能源供能不稳,电力保供压力严峻的背景下,火电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先进火电,短期内火电装机容量将继续保持增长,烟气治理行业在火电经营形势的带动下,较上年好转。2023年,我国火力发电量6.2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1%;新增装机容量5793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332万千瓦,同比增长30%。

  2023年4月,工信部等《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铸造用生铁企业参照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要求开展有组织、无组织和清洁运输超低排放改;2024年1月15日,生态环境部等印发《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焦化方面,到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焦化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焦化产能完成改造;水泥方面,2028年底前,重点区域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基本完成改造,全国力争80%水泥熟料产能完成改造。

  报告期内,钢铁、焦化、水泥等非电行业烟气深度治理全面开展,但受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结构转型、需求不足等压力,钢铁行业持续低迷利润收窄,焦炭价格面临下行压力,非电钢铁焦化市场空间下降较快,水泥超低排放“大改造”正式开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带一路”沿线的发展中国家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治理需求持续增长。《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鼓励企业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先进的环保技术、装备、产能走出去;全球近200个国家在《格拉斯哥气候公约》对燃煤使用、减少碳排放等相关条款达成共识。随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不断深入,环保领域的相关合作持续增长。

  2023年5月,生态环境部等印发《危险废物重大工程建设总体实施方案(2023-2025

  年)》,到2025年,通过国家技术中心、6个区域技术中心和20个区域处置中心建设,提升危险废物生态环境风险防控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利用处置技术研发能力以及管理决策技术支撑能力,将飞灰、废酸、废盐等特殊类别危险废物区域处置中心建设纳入国家“1+6+20”危险废物重大工程体系;2023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继续开展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时间延长至2025年底,省级部门加强领导,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试点单位数量和布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与现代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按下快进键。但危废处理行业过去的爆发式成长依赖于巨大的市场缺口和政策红利,随着各路资本纷纷涌入,危废处理能力大量提升,市场竞争持续加剧,行业进入到同质化产能过剩、资质过剩的初级阶段,无害化处置价格回归理性。

  在市场缺口和政策红利的双重加持下,各路资本跑马圈地、一哄而上的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低质化的重复投资和产能过剩,同时较高的技术门槛和粗放的运营水平矛盾突显,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优胜劣汰、整合资源是危废处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公司将积极把握政策机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耕废盐资源化利用处置等产业细分领域,持续提升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危废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力争实现技术突破创新,并通过新设或并购等方式进行产业链横向和纵向延伸,推进公司全国范围内的危废资源化利用全产业链布局。

  报告期内,国家先后出台多项政策,鼓励新能源电池及下业的发展,为钠电池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倡开发安全经济的新型储能电池,加强新型储能电池产业化技术攻关,推进先进储能技术及产品规模化应用。研究突破超长寿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大规模大容量高效储能、交通工具移动储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氢储能/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聚焦钠电池低成本和高安全性,加强硬碳负极材料等正负极材料、电解液等主材和相关辅材的研究,开发高效模块化系统集成技术,加快钠离子电池技术突破和规模化应用。

  2023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提出大力发展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产品,扩大在新能源汽车、储能、通信等领域应用。搭建产业供需合作平台,推动电池行业与电动自行车等下业加强技术、产品、服务等方面对接,促进融通发展。随着低速电动车和储能领域对钠电池市场的快速拉动,我国钠电池产业链正在加速发展。作为钠电池产品必备的核心材料,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市场也迅速发展壮大。

  大气治理产品:包括脱硫设备、除尘设备和脱硝催化剂(平板催化剂、波纹板催化剂、蜂窝催化剂、二噁英催化剂、宽温催化剂、超低温抗硫催化剂、高温高稳定性催化剂、低硫氧化率高活性催化剂、蜂窝孔径60孔及以上的高孔催化剂以及整体式涂覆催化剂),产品按照客户需求及不同行业大气特性完成工艺设计、开发制造、组织施工、安装调试工作。

  大气治理工程业务(EP、EPC):指公司受客户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大气治理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

  废旧催化剂再生:废旧催化剂通过物理清灰、化学清洗等方式去除废旧催化剂上的灰分、碱/碱土金属以及砷、磷等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再通过粉碎、研磨、制浆、煅烧等工艺生产钒钨钛粉料。制得的粉料与新鲜粉料复合后用于脱硝催化剂的工业化生产。

  高炉煤气精脱硫:通过化学反应脱除高炉煤气脱硫中的H2S和部分羰基硫(COS)及二硫化碳(CS2),可提供COS高效催化水解和空塔喷淋碱洗脱硫的煤气精脱硫服务工艺包。

  大气治理业务是公司传统业务,经过近二十年的研发创新和行业经验积累,其产品和服务可满足不同行业各种规模客户的大气治理需求,业务范围覆盖全国三十多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的火电、钢铁、化工、船舶、建材、冶金等行业,相关产品及服务在中国台湾地区、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废盐资源化处置:采用低温无氧分级临界碳化裂解炉碳化裂解或水蒸汽蒸馏耦合高效节能空气吹出工艺对一般废盐和含溴废盐渣进行处置,实现工业废盐“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回收得到满足工业级产品需求的高纯度氯化钠、硫酸钠作为副产品出售。

  危废填埋:公司运营库容20万立方米的柔性填埋场和库容20万立方米的刚性填埋场,实现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利用、处置。

  危废集中收集:以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集智慧云平台为支撑,为区域范围内的小微企业提供危废收集、储存、转运及危废规划化管理指导服务。

  危废业务是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并重点培育的核心产业,随着新业务快速落地运营,经营成果初显。除以上业务外,危废业务发展方向还包括但不限于水泥窑协同处置、土壤修复、污泥处置、垃圾焚烧等新兴市场领域。

  公司子公司德创钠电从事钠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及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可广泛用于储能及电动二轮车市场。

  正极材料:公司的锰基氧化物正极材料产品拥有较高的比容量、好的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及低温性能。该产品采用的“纯固相”工艺生产相比“液相+高温固相”工艺,具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性价比更高。

  截止报告期末,千吨级层状氧化物正价材料生产线钠电正极产线调试工作基本完成,正处于投料前的查漏补缺状态。报告期内生产线未投产,暂未产生收益。

  负极材料:公司煤基负极小试生产线完成安装,原料及原料的预处理备货工作已完成,产品正在烧结制备。

  采购中心及板块下属采购部按照公司内部检验流程严格筛选供应商,实施供应商分级管理与考核制度,设立了合格供应商名录。各事业部根据生产计划提出采购申请,由采购通过比价、招标等方式采购钢材、树脂、钛钨粉、钛白粉等原材料,以及设备零配件、标准设备和非标设备。

  公司拥有齐全的生产设施,形成了自主制造为主、少量部件或工序外协为辅的生产模式。产品由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经技术工艺部设计产品形成生产任务书,安排车间进行组织生产。

  针对不同业务板块客户的不同特点,量身组建销售团队。对于烟气治理客户,公司主要通过商务谈判及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以客户推荐、招标网站、环保部门公示等途径获取项目信息,组织技术、技经、销售、工程等部门,合理分析项目可行性及风险,针对客户需求拟定产品技术方案或系统整体设计方案,制作项目投标书参与投标,中标后正式签署合同。对于危废处置业务客户,公司采用与客户直接商务谈判的方式获取合同。

  公司危废处置业务采用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在持有危废经营许可证的前提下,由公司和产废单位自主签约处理服务协议,并结合危废的种类、特性和数量,为其提供相应的危废处置方案,收取危废处置服务费。资源化利用产生的无机盐类,公司对外销售并取得收入。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迄今共承担省级及国家级科技研发项目10项,同时系7项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2项“浙江制造”团体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综合研发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公司设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技术中心被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公司围绕低温脱硝催化剂、飞灰铝灰资源化利用、ccus等技术课题、电解槽用阴离子交换膜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研究,报告期内与浙江工业大学绍兴研究院签订《面向碳中和的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研发与产业化示范向项目技术开发(委托)合同》、《固体废弃物深度资源化及无害化技术开发项目技术开发合同书》、《低浓度CO2高效捕集分子筛吸附剂开发技术开发(委托)合同》,与东北大学签订《水解槽用阴离子交换膜的设计与开发技术(委托)合同》。由公司与华侨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申报的“工业烟气NOx深度治理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2023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公司追求卓越的产品品质,产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畅销国内外,获得了广大客户的认可和信赖。公司烟气治理产品及生产过程和环保工程咨询、设计、施工工程总承包服务符合GB/T19001-2016/ISO9001:2015和GB/T50430-2017建设施工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要求。

  公司长期坚持践行质量创新发展理念,严格落实质量创新工作部署,高度重视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质量管理工作,依托搭建的QC小组活动平台,扎实推进质量创新课题的创建工作。

  近年来连续多次获得省、市优秀QC成果荣誉,其中2022年“提高喷淋管产品合格率项目”获得浙江省优秀QC成果二等奖、2021年“提高田字格产品合格率项目”获得绍兴市优秀QC成果二等奖、2020年“提高高孔催化剂产品合格率项目”获得绍兴市优秀QC成果一等奖。这一系列的优秀QC成果,推动着公司提质增效、赋能发展。

  公司长期以来推行品牌战略,十分重视企业信誉与产品质量,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打造精品工程项目,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

  “TUNA”品牌经营多年,其品质在国内及海外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深受认可,是国内五大发电集团下属环保工程公司及其他大中型环保工程公司的合作对象,与海外BHEL、DB、JKLC、PARAS等知名度较高的印度本土企业及国有企业具有长期合作关系。除成熟的印度市场外,公司不断强化其他“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业务布局,深入推进品牌化发展,充分发挥公司在核心技术、行业经验、工程安装、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各类招投标项目,完成了印尼伟达贝脱硫EP项目等海外重点工程。

  公司拥有一支精于产品与技术研发、业务能力强、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才队伍,为市场竞争开疆扩土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公司重视人才储备梯度培育工作,建立起完善的员工晋升选拔机制,重点培育选拔基层年轻干部,组建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生力军;不断完善员工激励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通过股权激励计划和绩效考核,激励员工价值实现;另一方面,不断向社会吸纳高质量的科技人才、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家,废盐项目所在的绍兴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当地产废丰富可满足危废处置各项目的正常运转;而多种工艺协同处置危废,可有效优化成本结构,一站式服务提升客户粘性。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181,572.49万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6,893.24万元,同比下降1.35%。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79,584.54万元,同比下降0.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42.48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作为2024年经济工作九大重点任务之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成为时代主旋律。

  一方面,受电力侧改革、环保政策影响,新能源发电占比上升,火力发电占比逐年下降,火电装机占电力装机容量的比重呈逐年小幅下降态势。另一方面,“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作为能源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仍处在较快增长阶段,可再生能源保供乏力,火电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在此背景下,火电企业的新增装机配套超低排放项目短期内将持续增长,脱硫脱硝装置存量更替市场长期看好。

  为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国家政策倾向强化多污染物减排,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关于推进实施水泥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关于推进实施焦化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的发布正式开启全国水泥、焦化行业五年分阶段超低排放改造,目标至2028年完成80%产能改造。

  2023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COP28)在迪拜落幕,化石燃料是会议的焦点议题,在表明从高碳到低碳、从化石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是世界发展迫切需求外,会议强调了化石燃料在“促进能源转型,并确保能源安全”的角色,带动全球各地化石能源配套超低排放市场的蓬勃发展。

  自2022年生态环境部首次公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以来,我国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无废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年12月17日,《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印发,提出进一步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制定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固体废物产生强度明显下降;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新污染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

  在党中央大力推动下,发展新能源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年是钠电池量产元年,2023年以来已有超80个钠电相关项目落地,规划总投资额超2170亿元,随着产业化的推进,钠电池在两轮车、储能等场景中的应用也开始逐渐增加,相关订单开始起量。

  继续紧抓“十四五”时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有力契机,坚持“人为本,德为先,创造美好生活空间”的核心理念,做精做强环保主业,着力提升全球行业影响力;做大钠电新兴业务,塑造发展新动能,“环保+能源”双引擎局面不断壮大。

  在业务布局方面,公司将继续专注“大气+固废”业务主线不动摇。一方面,以科技创新支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球化战略,深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已建成项目运营管理水平,走国内外并重的协调发展道路,构建大气多污染源协同减碳综合防治体系及危废收集、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全产业链;另一方面,前瞻性布局钠电池新兴产业投资机会,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市场拓展方面,继续坚持“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火电非电并举”的发展思路,深耕火电存量客户群,全力争取新建火电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机会,加速非电细分领域烟气治理业务拓展,同时聚焦终端客户市场建设,构建“网络化+大客户化”营销体系,进一步提升产品及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价值。海外市场,紧随全球化进程加速和“一带一路”政策不断深入的趋势,积极响应“走出去”政策,加快布局国际市场,发挥产品技术优势、市场口碑优势和项目运营优势,不断提升业务规模,在东南亚市场快速扎根生长的同时,拓展相对成熟且具有高附加值的欧美市场,推动国际业务布局进一步优化,国际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

  产品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快研发成果向商业化应用的转化步伐,支撑公司在行业内一流环保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市场地位,让公司具备引领核心业务的技术前瞻能力。

  提升现有项目运营质量和效益,做好“精益管理+降本增效”工作,争取废盐项目2024年度扭亏为盈;不断创新和完善危废深度资源化技术,通过收购标的补全公司危废处置一体化产业链,形成危废全产业链布局。

  完成钠电池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实现钠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并完成订单交付,把握公司在新能源钠电池领域的产业发展机遇。2024年公司将积极加大钠电池市场拓展力度,并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和市场反馈,适时启动新的正极材料生产线建设工作,使其成为公司重要业务组成部分,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公司所处的环保行业属于强政策导向型行业,国家环保政策力度直接影响行业发展态势。《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陆续施行,环保市场规模显著增长,为公司开拓环保业务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若未来国家对相关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将会直接影响公司环保业务发展,可能导致公司业绩波动,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未来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大气治理工程业务具有资金密集的特点,收款周期长,速度慢。报告期内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应收账款回收时间长,可能给公司造成坏账损失的风险。为应对此风险,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资信情况谨慎选择客户,并加强了对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将应收账款及时回款与事业部经营团队绩效考核挂钩,强化目标责任意识;外部法律机构合作,通过各种司法手段催收较长账龄的应收账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污染防治力度不断加大,环保行业市场容量也迅速扩大,产业竞争日趋激烈,行业“洗牌”趋势日益明显。公司在环保行业耕耘近18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储备和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经验,但一定时间激烈的竞争态势将会挤压行业利润,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钠电池行业属于新兴行业,随着新能源概念火爆和产业化元年的到来,钠电池行业企业会持续涌现,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公司将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全力打造高附加值产品,强化与巩固自身在钠电池行业的先发优势。

  公司出口销售主要采用美元和和印度卢比作为结算货币,因此汇率的波动,可能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态和外汇市场走势,在进行原材料、设备进口采购和出口销售时尽可能选择对公司相对有利的外汇结算方式和币种,同时加大研发力度和服务质量,增减产品附加值,弥补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国际形势变化莫测,全球经济来往及贸易联系都会受到一定影响。公司有大量烟气治理业务在印度市场开展,近年来双方因边境冲突、印巴关系等问题频频发生摩擦,印度不断加强对中国的“安全审查”,叠加宗教冲突等社会治安问题,形成对国外投资的政治和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风险与机遇并存,公司致力于打造精品示范工程项目和在印度本土建设工厂等方式持续强化品牌本土化竞争力,争取在竞争中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宁波甬德收购飞乐环保100%股权,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公司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形成了一定的商誉。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中商誉金额为10,656.47万元,占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5.87%,26.64%,占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比重较高。

  本次交易形成的商誉需在未来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受危险废物填埋量及收储价格的影响,形成的商誉将会存在减值风险。

  已有18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89.94万股,占流通A股0.44%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73元。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限售解禁:解禁164.4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79%,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65.5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31%,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限售解禁:解禁164.4万股(预计值),占总股本比例0.79%环保工程,股份类型:股权激励限售股份。(本次数据根据公告推理而来,实际情况以上市公司公告为准)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